四川南充: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科技赋能 粉木耳产业带富一方
编辑:admin 日期:2025-09-22 20:40:53 / 人气:
仪陇县马鞍镇金山村邻近朱德故居5A级景区,不仅是省星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也是丘区农业样板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2023年之前,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长期不足1万元,“守着资源过穷日子”成为发展痛点。近年来,金山村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三资”盘活为路径,聚焦特色粉木耳产业,探索出一条“科技引领、机制创新、品牌赋能”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撑竿跳”,突破60万元,预计今年将冲刺百万元目标,走出了一条可复制、能推广的丘区乡村产业振兴新路。
村民摘粉木耳
整合资源破困局,打通发展梗阻
金山村坚持以资源整合为先手棋,精准破解产业起步“三大难题”:巧借帮扶东风,破解启动资金难题,用好帮扶单位定点帮扶机制,积极对接省邮政公司,争取3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粉木耳基地建设,解决项目“第一桶金”问题;盘活闲置资产,破解场所设备难题,改造原撤并村闲置办公阵地,建成900平方米现代化粉木耳生产车间,集成菌包生产、智能种植、烘干冷链、包装物流与实训教学五大功能,配套种植大棚、智能喷灌及烘干设备,使闲置资产效益提升20倍;双线拓市营销,破解产品销售难题,借力省邮政公司,在村里建电商营销中心,党员干部带头当主播,长期在“邮乐购”平台上销售,同时,利用邮政强大的线下渠道和精准对接火锅等餐饮市场,线上线下齐发力,年销售粉木耳8万斤,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
创新机制聚合力,激活内生动力
金山村通过组织与机制双创新,构建可持续发展利益共同体:党支部举旗强引领,选优配强集体经济组织班子,成立党支部牵头的技术与营销专班,推动“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院地合作强科技,与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签订战略协议,引入省农科院李小林博士团队开展技术攻坚,创新推行“1+N”庭院联营模式(“1”指村集体核心基地,“N”为农户利用闲置农房入股种植),由集体统一供菌包、授技术、保底收购,形成“科研院所+博士团队+基地+农户”四级联动产业链;公司运营强联结,成立村集体占股99%的仪陇县东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构建“党组织+集体经济+公司+合作社+农户”多元共生机制,目前已有27户脱贫户入股,按股金20%年度分红,户均年增收400-600元。
科技品牌双赋能,提升产业效益
金山村推动产业从“种得好”向“卖得俏”“收益高”跃升:良种引领提质效,在专家团队“手把手”指导下,引进全国首个专利品种“粉耳1号”,蛋白质、谷氨酸、多糖含量远超普通木耳,单棒产出达1.5斤,2024年总产量突破8万斤;品牌打造促溢价,注册“清青金山”商标,统一品牌、包装和销售,发展干粉木耳精深加工,干品售价达260元/斤,附加值提升6.4倍;就业富民促共富,基地长期吸纳36名村民务工,日薪80元,结合入股分红与庭院种植,项目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1.5万元,真正实现“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山区变金山”。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皇城坊项目绿化树木移栽公示09-03
- 独特风景龟上树09-01
- 贵阳市生态文明委持续一周突击夜查木材市场查处两起违法运输木材案08-24
- 一场树木修枝引发的争议08-20
- 七夕,38名青年相约“凤凰树下”08-19
- 中科大研出新型仿生人工木材 有望代替天然木材08-13